

假“维权”,真骗局——关于虚假“网络维权”的风险提示
近期,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这样的视频:身着正装的人员在金融机构服务大厅内,义正言辞地告知“可办理代理退保、代理减免贷款利息、代理将失信人员移出黑名单”等业务,视频背景乍一看是金融机构服务大厅,但仔细辨别会发现AI合成的痕迹。此行为通过虚假案例诱导金融消费者投诉,视频制作人收取高额手续费、服务费,扰乱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秩序,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发布风险提示:防范虚假“网络维权”,保护人身财产安全。
一、案情简介
崔先生2025年初在网上刷视频时看到一则信息,信息背景大字是“国家出台政策支持”,内容是如何免费退回全额保费。崔先生想到目前自己生意很困难,需要资金周转,遂联系发布者进行询问,并上传了保单信息和身份证信息,平台人员评估之后告知可以帮助全额退保,需根据保费及工作难度支付一定手续费,崔先生疑惑“不是免费吗?”平台人员笑称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。崔先生方醒悟过来,但其个人信息已经在前期给了平台人员无法要回,之后连续多日,崔先生不断收到不明电话骚扰,追悔莫及。
二、案例分析
本案件中崔先生被视频中的合成背景以及身着正装、看起来很专业的“工作人员”欺骗,并在想要“回笼资金”的思想引导下,降低了对视频内容的分辨能力,又在“免费”的心理暗示下,丧失了安全防范意识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。
三、风险提示
(一)警惕网络视频片面解读
与金融产品有关的视频中出现“国家”“政策”“政府”等字眼时,要特别提高警惕,一定要在对应官网中查询相关内容真实性。
(二)警惕AI合成内容
当观看的视频涉及到“费用”“维权”等问题时,要注意辨别视频真伪,警惕AI合成内容。可通过放大视频,观察人员与背景之间的衔接、着装是否自然、光影是否合理、背景内容清晰或模糊度是否符合常规等进行初步甄别,也可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辅助识别。
(三)慎对“网络维权”诱导
面对自称“专业金融维权团队”的诱导,务必保持高度警惕。金融行业无此分类,涉及费用内容的协商一定要面对面沟通,核实对方身份,避免因“维权”不慎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。
(四)保持与金融机构沟通顺畅
当对金融产品有任何疑问时,应第一时间与金融机构沟通,所有合法金融机构都会对外公布服务电话,切勿轻信代理人员“不能和金融公司联系”的说辞,直接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沟通可获得最快速、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协会电话:0311-66007295 联系邮箱:sjzbxhyxh@163.com
协会地址:石家庄市桥西区自强路35号庄家金融大厦5楼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石家庄市保险行业协会
网站备案:冀ICP备19028763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336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:网讯科技